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 组织性质:基金会
  •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结果:5A
  • 当前票数:
  • 当前排名:

组织介绍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我基金会)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于2008年12月23日成立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2014年11月3日转型为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原始基金为800万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53110000682855355J,住所为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创远路36号院朝来高科技产业园3号楼4层,法定代表人为许小年,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我基金会致力于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打造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为基石,聚焦荒漠化防治、气候与商业可持续、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海洋保护四个领域。

我基金会严格按照《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上级主管单位的要求,依法进行内部治理。我基金会的宗旨:从事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

我基金会使命:凝聚企业家精神,留住碧水蓝天。

我基金会价值观:敬畏自然,永续发展。

我基金会于2020年11月当选为首都慈善联合会第三届副会长单位,历年来先后获得国家民政部颁发“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等荣誉。我基金会是中国最透明基金会之一,在基金会中心网基金会透明指数(FTI)荣获满分,公益支出在北京市满分基金会中排名第一。2016年获《南方周末》年度“社会责任领袖”称号;2017年获环保部“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特别贡献奖”;2018年«慈善蓝皮书»将“阿拉善SEE凝聚中国民营企业家参与公共事务”评选为“2008-2018中国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热点”;2019年被《公益时报》评为年度“榜样基金会”

党建工作方面,我基金会在业务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和关怀下,把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增加党性修养放在首位。2018年11月,根据业务主管单位的要求,我基金会建立了“理事会党建工作小组”,2020年,基金会讨论表决新增3位基金会理事并组成新一届理事会党建工作小组,为我基金会的发展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2019-2020年我基金会党支部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支部党员认真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方向,开展了知识竞赛、传唱红歌、讲座、劳作体验、参观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认真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从源头化解问题。日常工作中,党支部更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职尽责、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牢记宗旨,为广大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未来,我基金会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扎实有效地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全体党员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促进支部党建工作与单位整体工作向上发展。

在环保项目的实践方面,我基金会的基本项目策略是,以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为基石,聚焦四大环境领域——荒漠化防治、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海洋保护。目标是树立环保公益中国品牌,致力于成长为最有影响力的资助型现代基金会。为有效开展项目宣传与推广, 我基金会已正式启动“一亿棵梭梭”、“地下水保护”、“任鸟飞”、“卫蓝侠”、“绿色供应链”、“创绿家”、“劲草同行”、“诺亚方舟”、“留住长江的微笑”、“三江源保护”等品牌项目。截至2020年底,我基金会善款收入超11亿,公益支出位居民间环保组织第一资助了超过800家环保组织,累计影响和带动了6亿人次公众成为环保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积极推动三地在协作机制、统一立法、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断突破,协同治理成效明显。为此,我基金会围绕国家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持续进行工作,2019-2020年度,在垃圾管理、疫情地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开展项目,并取得一定成绩。

重大活动
序号 活动名称 主要内容 组织规格 资金投入(万元)
1 资助北京6家机构分别在社区探索垃圾分类试点 2020年9月24日,“公益 1+1—— 北京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交流会暨试点资助项目发布会”在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资源配置区顺利召开。 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许伟书记、高学东副主任,北京协作者专业支持部主任杨玳瑁,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理事朱仝,及资助NGO伙伴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还邀请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市垃圾分类专班专家组组长王维平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春燕等进行主题发言及案例分享。 发布会后,该项目共收到 16家机构的申请书。经初步筛选、专家评审会,最终资助了6家公益机构,包括深度支持机构: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一般试点性机构:北京富群社会服务中心、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京市大兴区清源绿色生活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 北京市级 24
2 垃圾分类技能提升培训 2020 年 11 月 12 至 13 日,在聚力金融街举办“公益 1+1——社区垃圾分类技能提升培训”成功。共有28家机构38 人参与培训。其中有三家居委会、一个街道办事处参与培训。为期两天的培训邀请了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的郝利琼、黄丹、朱金芳三位资深讲师,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的唐莹莹,以及零废弃联盟的谢新源给学员带来了实用的垃圾分类课程,从垃圾分类的政策分析,到社区沟通、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操。同时,带领学员们参观了朝阳区华展国际公寓小区、海淀区小南庄社区以及海淀区二里庄社区的垃圾分类实践。 北京市级 21
3 疫情地图 为响应“北京社会组织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2020年初“蔚蓝地图”正式发布全国地市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地图。为了帮助公众理性、客观、直观地了解疫情形势,SEE基金会联合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乡村发展基金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蔚蓝地图APP”平台推出更精细的地市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地图,动态更新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疫情变动状况。并持续推出疫情分析,盘点疫情变化,及时解读疫情数据。2020年3月27日和2020年6月24日,“蔚蓝地图”两次发布中国区县级战疫动态地图,通过动态地图方式直观地反应疫情在全国的传播过程。在新浪微博上,话题#ipe 全国区县疫情地图# 的阅读量达到1.6亿,讨论达14.3万。 北京市级 20
4 污染防治 为响应北京市政府协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号召,我基金会在华北地区开展了农村散乱污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在河北省的铸造业、养殖屠宰业、食品加工业等9种特色产业聚集的农村地区,通过调研、举报、和政府部门和企业举办沟通座谈会等形式,推动企业和政府进行环境整治。项目促使河北邢台市隆尧县、沧州市献县和肃宁县等共10个县市的政府部门积极投入到环境治理中,推动1项县级环保政策得到落实,撬动了政府投入超过2000万环保资金的投入,保护了本东支渠、子牙河、中营干渠等7条河渠。 同时,针对河北省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问题,开展了减排行动项目。项目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推动排污许可和超低排放等政策和标准的落实,以此来推动河北省钢铁行业大气污染减排。项目对邯郸地区15家钢铁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发现10家企业共40余个污染问题,举报给邯郸市生态环境局。项目还发布了《关注河北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第三方观察梳理(2020.9-2021.3)》 北京市级 45
5 生态保护 在华北地区也开展了“京津冀城市生态保护系列宣传短视频——'北京雨燕’”项目。项目以短视频形式向公众介绍北京地区野生候鸟——“北京雨燕”的栖息生活与生存环境,并通过史书记载与馆藏文物挖掘“北京雨燕”与玄鸟图腾的文化联系,从自然与文化双重视角发掘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规律。包括5项内容:北京雨燕与玄鸟图腾的史料整理与研究;北京雨燕栖息视频的资料征集;北京雨燕栖息地和文物收藏博物馆的实地拍摄;《北京雨燕》系列短视频的后期编辑、制作;北京雨燕生态保护与文化发掘的宣传、推广。 2019-2020年期间,SEE任鸟飞项目京津翼地区的11个民间保护网络伙伴开展了鸟类监测调查、湿地巡护与威胁解除、公众参与、科普宣教等活动,项目区包括北京密云水库、十渡(拒马河),天津北大港湿地、汉沽滨海滩涂、北疆湿地,河北石家庄黑鹳保护地、唐山大清河盐场、唐山菩提岛湿地、唐山滦河口、秦皇岛山海关石河南岛、北戴河新区七里海湿地、沧州沿海湿地、沧州南大港湿地等13个保护地块,保护面积达7万公顷,开展调查与巡护活动240余次,提交鸟类观测记录45000余条,鸟类种类达到200多种,湿地威胁记录110余条,开展科普传播与自然教育活动150余次,影响人次达25万人次(其中线上活动覆盖20万人次)。 SEE任鸟飞、华北项目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合作,多年持续关注河北滦南南堡湿地保护地建立,与唐山市政府、滦南县政府多次座谈沟通,借助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遗产申报的契机,“滦南南堡嘴东省级湿地公园”最终在2020年10月份下批文成立,将这块非常重要的保护空缺地纳入了官方的湿地保护体系下。滦南嘴东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上非常重要的鸻鹬类栖息地,每年在此停歇的鸻鹬类为主的鸟类有299种,超过10万只。这是科学家、政府、和多个公益组织共同推动的结果。 SEE任鸟飞与首都师范大学洪剑明教授合作开展“张家口坝上遗鸥繁殖栖息地分布调查与越冬地遗鸥种群数量同步调查”,于 2019年 3月 4日至 8日联合 14家机构,在黄渤海地区开展越冬遗鸥同步调查。通过在黄渤地区开展遗鸥越冬地同步调查,掌握遗鸥的种群数量,调查涉及16块湿地区,包括河北、天津、辽宁和山东4省(直辖市)。调查共记录到遗鸥16614只,记录到遗鸥最多的地区是天津,记录到遗鸥8261只。研究表明,整个渤海湾的生境条件对遗鸥的迁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包括京津冀在内的沿海湿地环境刻不容缓。 SEE任鸟飞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于秀波研究员合作编写的《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2019》于2020年6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唯一一项由环保公益组织定期发布的有关滨海湿地保护的双年度报告,介绍中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保护进展与热点问题。发动关注沿海湿地保护的伙伴和公众参与,收到来自于41个单位推荐的23块湿地,投票网站被访问131,076次,共收到23,439份投票;获得大量的公众关注与参与。《绿皮书2019》中指出的十块最值得关注的滨海湿地中有两块在京津冀地区,包括河北秦皇岛石河南岛湿地和天津七里海湿地(《绿皮书2017》中十块最值得关注的滨海湿地中有六块在京津冀地区,包括河北南堡湿地、河北唐山菩提岛、天津汉沽滩涂湿地、天津北大港湿地和河北沧州滩涂湿地)。《绿皮书2019》将纳入2021年10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系列报告成果之一。该报告成为对滨海湿地生态最有影响的评估报告,受到高度评价,部分政策建议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湿地主管部门所采纳。
慈善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金额(万) 项目领域 项目产出及效果
1 一亿棵梭梭项目 11027 一亿棵梭梭项目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发起,联合阿拉善盟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牧民、合作社,以及民间环保组织、企业家、公众,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共同致力于用十年的时间(2014-2023年)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种植一亿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复200万亩荒漠植被,从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遏制荒漠化蔓延趋势,借助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 截止2020年,已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域累计种植6,558.85万棵(137.75万亩)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其中4,367.55万棵(88.25万亩)已通过项目周期内验收,其余仍在项目执行周期中。
2

地下水保护

360

地下水保护项目是通过推广节水作物、节水技术,推动节水政策的制定与落地来减少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使用量,推动绿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绿洲地下水采补平衡,遏制绿洲荒漠化的发展,恢复绿洲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平衡发展。

截止2020年,累计推广节水小米2.86万余亩,参与农户680余户,总节水量超1,430万立方米。
3 任鸟飞项目 1583 任鸟飞项目是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一个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将在2016-2026年间,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参与”模式开展积极的湿地保护工作,共同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 截止2020年,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支持了65个NGO伙伴,开展了90个重要湿地的保护行动,守护了超过4,000km2的重要湿地,开展鸟类监测与调查5,500次,提交鸟类监测记录18万余条,记录到鸟类超过600种,提交威胁记录超过1,840条;开展公众参与科普教育活动910次,累计影响70万人次。推动了3处保护空缺地新建成为官方保护地(河北滦南南堡嘴东省级湿地公园、福州兴化湾省级保护区、乌鲁木齐白鸟湖湿地公园),推动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天津北大港、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际重要湿地。
4 三江源保护项目 647 三江源保护项目是以在地保护力量为主体,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当地和外界共同认可的保护模式,促进政策改进与公众认同,实现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长久守护。 截止2020年,已累计带动108家在地环保组织或个人,资助在地机构及个人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领域的捐赠资金达2,000万元人民币,推动和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累计保护面积达75,278平方公里,组织开展三江源探访活动近10次,参与探访活动的企业家、捐赠人及在地伙伴等达120人次,促进了企业家、捐赠人与在地机构间的沟通,提升了三江源保护项目的品牌影响力。
5 诺亚方舟项目 1045 诺亚方舟项目是以保护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和关键物种为切入点,以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当地社区生计水平为手段,旨在保护和建设人类社会-生态体系友善依存的美好家园。 截至2020年末,在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区域形成了3个整体性的保护项目,包括亚洲象、滇金丝猴与绿孔雀及其栖息地保护。完成《滇金丝猴全境监测项目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累计为滇西北3,600人次提供中华蜂养殖和濒危中草药种植培训,提供村民蜂箱4,200个,中草药苗15万余株,开发5份村民实用手册;形成云南中部元江中上游绿孔雀共同管护的示范保护,并倡导形成了保护工作网络;对31个亚洲象活动监测点进行实时值守,完成6,800亩亚洲象栖息地修复。
6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 1527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旨在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提升社会组织在江豚拯救行动中的参与度和行动有效性,形成各方力量联动,有效的参与拯救江豚,最终实现江豚种群数量恢复,长江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 截止到2020年,项目在长江流域累计支持了11个试点示范项目点。四年间,平均每年支持约100名协巡员,累计巡护总里程超127.1万公里,组织民间力量开展“枯水期江豚紧急救护行动”1次,累计参与打击非法捕捞行动1,200余次,协助执法部门收缴/销毁电鱼设备逾300套,清理非法网具百余吨。此外,项目还发起成立了10家江豚保护NGO,支持60个NGO伙伴机构开展江豚保护项目;支持23支科研团队开展江豚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为协巡员及江豚保护领域合作伙伴举办了12场大型培训交流活动。四年间,项目成果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大奖”、“保尔森奖自然守护奖”,项目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最终推动了国家“协助巡护”相关政策出台,实现项目成果的全流域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12月,长江流域已经建立了超50支协助巡护队,总人数达超4000人。
7 卫蓝侠项目 1462 卫蓝侠项目于2012年发起,是致力于推动污染信息公开、污染源公众监督、企业污染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促进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的环保项目。 截止2020年,累计直接支持了全国 57家一线环保公益组织成为“卫蓝侠”,覆盖全国21个省份。累计提起超50起公益诉讼并推动40余起被立案。通过政府执法、绿色供应链等杠杆,年均推动企业整改量超3,000家。伙伴们之间开始形成良好互动,已形成7个以共同关注的议题或行业或行动手法为纽带的联合倡导团体,覆盖水保护,工业园整改,垃圾焚烧议题,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2013—2020年,卫蓝侠对伙伴资助额累计超过6,847万,其中针对环境数据的资助超过2,800万,目前,卫蓝侠所支持的环境数据库覆盖全国800万家企业,数据量超过40亿条,数据品类超过40种,推动超20,000家企业使用“蔚蓝生态链”履行企业环境责任。
8 绿色供应链项目 207 绿色供应链项目联合全国环保NGO和环境专家,制定绿色标准,评审供应商的环境表现,发布环境表现良好的供应商名单,推动企业进行绿色采购,推动供应商进行环境整改,全国在地的环保NGO对供应链的绿色升级进行监督核查,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污染减排和碳减排。 截止2020年,绿链行动已有100家房地产企业加入,这些企业年销售额近2万亿人民币,约占行业总规模20%左右。共推出10个品类的绿色采购行动方案和“白名单”,“白名单”企业共有3,841家。
9 海洋保护 238 2018年开始,我基金会与美国帕卡德基金会形成紧密的合作,将从事海洋保护的NGO汇集起来,形成联合基金,专门资助海洋NGO。开始策划海洋议题,拓展海洋合作关系,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NGO等多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为了形成合力,我们联合发起了海洋资助者网络(CMFA),并在2018年当选首届轮值主席。此外,我们还发起成立了海洋保护-蓝色经济专项项目,首期资金100万元,并得到了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的支持和指导。 2020年在制定战略的同时,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旗舰物种保护项目,2020年8月启动了海龟保护项目,在海南放归99只海龟。关键生态系统保护方面,通过众筹实现了利用社会化综合平台帮助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示范。此外,基金会还利用自身社会化的平台通过组织四次线上论坛和一次年会,提升了海洋资助者网络28家合作伙伴对于中国海洋环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10 创绿家项目 1061 “创绿家资助计划”致力于发掘和支持有组织化意愿的初创期环保公益团队,尤其是那些对环境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使命驱动力和专注度的团队,以使更多优秀环保组织出现,从而推动环保公益的行业生态更加健康、多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 截止2020年12月,创绿家共资助了411个初创期环保公益组织,资助总额超过3,677万元。这些“创绿家”们分布于全国31个省份和地区,活跃于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环境教育、垃圾减量等多个环保相关议题。2019年,22个项目中心参与和支持创绿家项目,21场评审会在各中心成功落地,各项目中心联合资助金额超过500万元,90名企业家会员及32名公益资助顾问组成跨界评审团,累计贡献志愿者服务时长681小时,66家初创期民间环保机构成为创绿家伙伴。
11 劲草同行项目 1030 劲草同行项目是基金会和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在2012年12月联合发起的资助项目。通过辅导和陪伴成长期环保公益组织的关键人才,协助组织应对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发展瓶颈,促进其在“核心业务积淀”、“团队专业化”、“资源多元化拓展”等方向上有所突破,支持其成为在区域或议题上的引领型核心,更有效地回应环境问题。劲草同行除了向伙伴机构提供连续三年、总额30万元的非限定性资金资助外,还为他们匹配由企业家和公益等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陪伴、支持其成长。 截止2020年,劲草项目累计支持伙伴80家,资助资金量超过3,300万。36家毕业伙伴中,16家成为议题或区域引领性机构,占比44.4%。劲草嘉年华截止2020年底,在全国27座城市举办了41场大型活动;走进190多所学校举办202场校园行活动。17个阿拉善SEE项目中心、40多家环保NGO、近20所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其中。微博粉丝近9万,话题阅读量超7,000万。2019年,劲草同行与5-6个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新增支持13家劲草伙伴。劲草项目完成第一轮项目战略梳理,沉淀项目价值,形成了A、B两套产品的设计;完成导师分类调整的方案设计、伙伴成长大纲的第一版、伙伴成长评估体系开发的部分工作。1-4期毕业伙伴机构员工数平均增长2.60倍,机构年支出资金额平均增长4.77 倍10余家毕业伙伴成为议题引领型织。
12 关爱中国巡护员专项基金 163 巡护员是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保护力量之一。据统计,全国有 70 多万的巡护员(森林、草原管护员,渔业协巡员),默默无闻地守护着中国 170 多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地及栖息其中的野生动植物。中国大部分的保护地都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南部的深山及海岸,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巡护员收入微薄且野外装备薄弱,现有的保险不足以支持巡护员在受胁后的补偿。 基于此,2019 年SEE基金会成立「关爱中国巡护员」专项基金,旨在改善巡护员巡护的基础条件,减轻巡护员面临的个人职业及家庭生计风险,提升巡护员群体在社会上的关注度,以支持他们更有效地开展一线巡护工作。 2020年「关爱中国巡护员」专项基金主要产出:建设巡护站房,扩大巡护面积:在滇西北修建/改建4 座巡护站点,为76名巡护员提供巡护中的休憩场所,使其巡护面积可以扩大至100 平方公里;支持巡护员评选,提升社会关注度:「四川最美巡护员」评选活动共收到65 个自然保护区,126份巡护员个人报名 表和 26 份巡护员团队报名;对16 名巡护个人及4支团队进行深度采访报道; 对8名巡护员个人和2支巡护员团队给予表彰奖励;为1,006 名巡护员改善巡护装备: 为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巡护员、长江江豚协巡员、云南新主植物园、滇金丝猴保护巡护员、广东穿山甲保护地巡护员、海洋巡护员等1,006 名一线保护工作人员,提供探路者户外物资装备支持,支持他们更好地开展保护监测和巡护工作。
13 乐在农家专项基金 136 2019年,在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可口可乐等单位的支持下,我基金会成立「乐在农家」专项基金,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给予回应,通过森林、农田和水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实现小流域的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可借鉴的案例支持和可供复制的模式。 2020年「乐在农家」专项基金主要活动: 完成两地试点项目:完成广西陇而污水处理项目、重庆开州永和水库生态治理项目,为超过2万人提供无动力的水处理系统,经第三方专业水质检测机构检测,2 个项目点在水质和景观上均有显著提升,总磷、总氮、COD、 BOD、氨氮等指标均大幅度下降。 启动新试点项目:启动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龙门污水处理项目,预期2021年4月完工。 技术支持项目点建设: 与广西龙州县乡村振兴办合作,由「乐在农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配套建设资金,开展广西布吕污水处理项目。 与绿色秦巴合作,由「乐在农家」提供技术支持,绿色秦巴寻求其他项目资金,开展陕西安康石岭沟河小流域生态保护项目。 与商务部、水利部及丘北县政府合作,由「乐在农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部门配套建设资金,计划启动丘北县普者黑茶花村污水处理项目。 技术模块化设计:与「乐在农家」专家顾问及设计师团队合作,将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生态化处理工艺进行模块化设计。


自治制度建设

我基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置理事会及监事会,其中理事会成员16名,包括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两名;监事会成员5名,包括监事长一名,监事四名。
我基金会在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专项基金、信息公开、保值增值、危机应对等方面为基金会发展制定了制度保障,先后制定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筹资业务管理规范》、《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项目管理制度》、《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捐赠信息公示制度》、《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办法》、《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危机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为保证我基金会的公开透明,上述制度及办法均通过“慈善中国”官方网站向社会公众予以披露。
我基金会监事会紧紧围绕并严格按照《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守诚信原则,认真履行监督职责,通过列席理事会议,了解和掌握基金会的发展决策、投资方案、财务状况和重点项目发展情况,对理事会、秘书处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监督,积极参与到重点项目和活动中去,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维护了基金会利益和广大捐赠人的合法权益,对基金会的规范运作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业务多元化发展以及各种募捐渠道的拓展,我基金会在项目、筹资等方面成绩斐然。伴之而来的是基金会资金量的大幅增长及对财务工作与规范化运营的更高标准与要求。
为此,监事会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在年度审计中密切沟通,对基金会内部控制方面予以关注并提出管理建议。通过召开审计沟通会的方式,确保监事会全程参与并监督审计工作,并将审计报告完整版上传我基金会官方网站,以供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我基金会财务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公信力。

推荐单位评语
北京市科协作为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鼓励该基金会积极响应、参加市委社工委指导,首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首都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

相关推荐

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石景山区慈善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