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 > 慈善项目 > 残疾人无围墙工厂

残疾人无围墙工厂

时间:2020-12-28 15:55:30     项目发布方:北京市慈善基金会

本年度残疾人无围墙工厂项目针对30名残障朋友开展装裱与古籍修复培训,分2期开展,每期108个课时。
一、项目开展背景介绍:
2017年,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北京传统书画艺术研究会着力打造艺术品“无围墙工厂”项目。以灵活的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化的营销管理方式,为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回馈社会开辟一条新的希望道路。


本年度侧重装裱修复技艺的培训,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等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当前,古籍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目前, 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但据统计,全国各类专业展馆、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除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外,还存在综合素质低、职称低、年龄老等情况。保护装裱古籍修复技艺已刻不容缓。
残疾人由于身体的残障、行动不便等种种因素,使学习和就业等机会的减少,造成生活艰难困苦。同时他们反倒是能静下心来,更适合成为装裱与古籍修复非遗传承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作出贡献的同时,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和更好地独立生存打下基础。

二、“无围墙工厂”特点:

1、组成人员:由肢体、聋哑、听力、智障残障朋友为主要组成人员;
2、生产地点:无需厂房,残疾人不需要集中,在家可进行生产和制作;
3、生产方式:以传统文化等相关各类衍生品为主要创作对象。残疾人结合自己的创意,以传统文化技能为制作媒介在家进行程式化、艺术化的创作;
4、管理方式:对残疾人实施片区管理,一些重残等行走不便的残疾人还可以享受“上门培训、送料到家、按时取货”的一条龙服务。
三、“无围墙工厂”项目目标:



1、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挣脱束缚别样人生 “无围墙工厂”成就残疾人就业大舞台;
2、增加残疾人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
3、搭建展示平台,提升残疾人自信心;
4、用自己所学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5、为更多的残疾学员就业、作品与服务走向市场疏通渠道;
6、“无围墙工厂”的运行,展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力更生的形象,
7、引领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公益文化事业,传播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
8、根据残疾人的特性,培养残疾人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我要捐赠
My JSP 'footer.jsp' starting page

首都慈善网 | 运营单位: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 | 技术支持: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197号| 京ICP备 15060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