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 > 慈善项目 > 蚂蚁班的听障少年

蚂蚁班的听障少年

时间:2020-12-28 16:32:28     项目发布方:北京市慈善协会

蚂蚁宣言:

我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世界那么大,我很渺小!也许我听不见,也许我不会说话,但我仍然要用小小的触角与世界沟通,探索这个世界,因为它太美好啦!

这是蚂蚁班的小蚂蚁们最朴实的愿望!这个愿望那么美好!我们是否可以帮帮他们?

在北京通州的一所特殊学校里,有一个“蚂蚁班”。小凌是蚂蚁班中的一只小蚂蚁!

小凌一家四口中三位亲人都有不同部位的残疾。她带着全家人的希望降生,却不幸的被诊断有听力障碍。爸爸妈妈省吃俭用,为小凌安装了人工耳蜗,带上“触角”(人工耳蜗)是与声音世界交流的第一步,如果不进行康复训练,那么她听到的只是噪音,不能捕捉到有效的声音变成语言,她根本学不会说话。

小凌曾经很讨厌这对“触角”,她不会对声音进行辨析,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爸爸妈妈连坐公交车的钱都不舍得花,他们大汗淋漓的带着小凌来到蚂蚁班,面对昂贵的学费,他们犹豫了。对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学费确实太贵了,他们付不起……但是孩子都已经装上了人工耳蜗,离说话就差这一步了……

蚂蚁班班主任宋老师告诉小凌的父母,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有学费减免政策的。就这样,小凌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走进了蚂蚁班。

刚进入蚂蚁班的时候,小凌显得格格不入,或在教室的一角孤单的坐着,或独自拿个小棍不知道在画什么,听说都不太好的她有点自卑,即使老师不断邀请,仍不愿加入集体活动。

对于长期的孤独自处的孩子,开始上课时的引导尤为重要,小蚂蚁搬起新知识放在背上,一步一步前行,有挣扎,有彷徨,不变的是老师不断托举的双手。

在孩子们的眼中,宋老师更像是大姐姐。上课的时候,她从不发脾气,无论重复多少遍词语,她都是微笑着鼓励小蚂蚁们。课下,她就更可爱了,常常与小蚂蚁们一起玩游戏,一起看书。小凌刚到学校的时候,宋老师常常陪伴着她,几乎每天都会给她补课。

老师一直托举着的双手,到了一定时间,就得放开,引导她自己主动交流。融入集体的小蚂蚁才能重新找回快乐。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凌能听懂、学会的越来越多,她更愿意与大家交流了。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活动,她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

老师引导小凌课间和大家一起听、说、玩。

课上听懂的知识越来越多开心的笑·

融入集体后和大家一起打球灿烂的笑

蚂蚁班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听障问题。

虽不同,却相同,小蚂蚁们一样期待春天!

2020年,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来袭,小蚂蚁们的康复课程间断了。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停止的康复,意味着不是停止,而是不停地倒退。在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下,网络课全面推进,家长们放心了。通过网络老师们可以为孩子们进行知识的强化与有效的输入,大部分的线下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课实现。让小蚂蚁们能持续康复,网络课还可以应对很多因特殊情况不能面授的听障学生的康复。不因特殊情况使康复间断,为小蚂蚁们更快的进入普校融入集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网络课程开发已有五年,从最初的距离较远的、年龄较小的学生扩展到进入普校需要定期正音的学生,网络课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伴随科技发展,学校对网络课程进行了更加专业的开发。网络课教师一般都是从事线下康复5年以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备课量较大,消耗教师时间精力更多,教育成本也随之加大。康复费用对于家庭贫困的听障学生家庭负担较大,有的孩子的康复便间断了,间断是贫穷的无奈,间断是父母的心酸,丢下的便是孩子的一生精彩。

贫困的小蚂蚁也需要拥有爱,听懂爱,力量虽然有限,但大爱的力量无限!爱的世界,没有残缺,让我们用爱开启更多贫困听障学生家庭的春天。每个小小的善举,都可能托举一个小蚂蚁不一样的人生!我们的一个举动,很可能开启一个听障儿童不一样的人生。

蚂蚁班的小朋友在春天等你!


我要捐赠
My JSP 'footer.jsp' starting page

首都慈善网 | 运营单位: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 | 技术支持: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197号| 京ICP备 15060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