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爱,服务无碍”——无障碍手语臻爱工程

  • 机构名称:北京手语研究会
  • 项目类型: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也直接决定着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在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等信息无障碍建设。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力量和社会组织作用,着力解决当下听障人士在就医、办事、司法调解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手语翻译需求,北京手语研究会特发起“城市有爱,服务无碍”——无障碍手语臻爱工程,通过对各公共服务领域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公益手语培训、普及无障碍服务理念,打破信息隔离墙,架起聋听沟通的桥梁,帮助听力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美好生活,进一步推进首都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100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200000

项目受益对象

听力残疾人、基层工作者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5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50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

项目合作单位

北京所属:公立医院、银行单位、公共窗口、交管局、公安局、司法机构、北京聋人协会、北京市残联、中国聋协

项目需求

手语,是聋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使用的视觉语言,也是聋人重要的沟通工具。随着社会文明发展,越来越多的聋人开始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院、银行、交管局等也成为聋人办理个人业务经常出入的场所,但由于这些场所的信息无障碍服务尚未完善,导致聋人服务诉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除此之外,社会上也多发聋人受侵害案件与犯罪案件,公检法司法机关在受理案件过程中同样面临与聋人沟通的障碍,无法更好的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基于此突出现象,本项目立足信息无障碍建构,以培养新时代社会环境手语服务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专家优势,针对医院、银行、公共、交管、公安、司法等行业无障碍服务短板,开展精准手语培训,力争培养一批兼备手语技能的全能服务型人才,为聋人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公共服务提供便利条件。

项目目标

项目总目标:本项目以城八区医院、银行、公共、交管、公安、司法等单位为培训对象,帮助其服务岗位工作人员掌握日常服务手语,提高手语沟通能力,解决聋人对手语服务的迫切需求和盼望。

1、手语服务技能培训

主要以日常工作基本服务常用语为培训内容,包括礼仪用语、引导用语和本行业常用用语,通过规范学习、情景模拟、结业测评等形式,帮助服务岗位人员掌握基础手语技能,实现与聋人有效沟通。

服务数量:累计不少于15家单位

累计不少于300名工作人员

培训手语:国家通用手语、北京地方手语

培训模式:线上+线下,确保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

培训次数: 每家单位不少于5次 每次不少于3课时

2、编写无障碍服务手册

内容涉及聋人心理特征、无障碍服务理念、常用服务手语演示等,以通俗易懂的手册,为从事一线、社会化服务的工作人员提供适聋服务专业指导,填补行业惠普服务中参考性资料的空白。

系列分类:医疗服务类、交通服务类、金融服务类、政务窗口类、公安服务类、司法维权类。

发放对象:免费赠送社会相关单位。

3、手语咨询与技能指导

构建手语服务联盟,持续为所培训的各类单位提供手语咨询和指导服务,包括时代新词手语指导、推荐参加手语技能大赛、手语规范打法指导等。

项目成效

1、本项目的直接受益方为各类服务单位,计划培训人数300人;间接受益方为北京听力残疾人,受益人数为23万人。

2、提升首都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多元化发展听力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保障听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的权利,提高听力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打造首都服务品牌,推动多技能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彰显首都“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促进信息无障碍为社会所共识,营造全社会助残扶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4、致力于文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无障碍建设及人文关怀展现城市温度,提升首善之区良好形象和发展水平,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项目管理

1、责任制度。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管,负责整个项目的日常管理、定期汇报,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支出按预算执行、效果达到预期。

2、联动机制。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多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抓好手语服务紧缺人才的培养,做强、做优手语培训平台,努力为信息无障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组织管理。设立项目部、培训部、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加强沟通协作,精心策划实施,合理调配资源,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4、成本控制。严格控制项目的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合理规划各项支出,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接受资金方监管。

5、风险规避。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提早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工作,尽可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安全有序开展。

6、项目宣传。积极利用各渠道和平台,全面宣传首都政务服务在信息无障碍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各方力量关心、关注听力残疾人需求,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执行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

第一阶段,对接需求资源。了解政务窗口单位手语服务情况,根据摸底结果针对性制定培训课程。

第二阶段,以送教上门的形式开展手语培训。讲师由北京市和国内知名手语培训教师(聋人、听人)承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既保障学员熟练掌握基础手语,又能开发思维活学活用。在开展期间,通过自媒体平台及官方平台进行大力宣传,引导社会给予关注。

第三阶段,为各类窗口单位编写无障碍服务手册。邀请中国聋协、中国聋协手语委、北京残联作为指导单位,连同窗口单位、北京聋人协会、华夏出版社共同参与支持,确保编制的服务手册内容具有专业性、精准性、实用性。

第四阶段,持续为所培训的各类单位提供手语咨询和指导服务,协助有意向的单位定制下一步的进阶提高计划。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刘再军,北京手语研究会会长,现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原北京市三露厂副厂长。

顾定倩,北京手语研究会监事长,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徐 聪,北京手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聋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华夏出版社手语项目总监

刘 娲,国家通用手语数字推广中心主任,华夏出版社副编审。

成 海,北京市聋人协会主席,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北京市残疾人维权中心干部。

王晨华,北京手语研究会副会长,原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校长。

黄 彦,北京手语研究会秘书长,北京润威国艺文化交流有限公司CEO。

刘可研,中国聋协手翻委副秘书长,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市政府兼职手语翻译。

胡 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中残联《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常用词通用手语补充研究》课题组长。

项目年度预算

已上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