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点亮者计划”——乡村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 机构名称:北京致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 项目类型:聚焦乡村振兴

背景及意义:留守儿童在乡村学校占极大比例,许多学生处于不同程度困境。志愿者力量不足、疫情等原因,对学生的帮助非常有限。而乡村教师不仅编制不足、人员流动大,还存在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感强等困境,导致教师群体很多时间都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

公益不仅是把城市的教师、人才送到乡村,也可以助力当地的乡村老师成为人才!

内容和特点:“点亮者计划”,致力于提升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和心理工作能力,提升教师胜任力。培训遵循心理助人工作者培养相关理论提出的个人自我、专业自我和反身性自我的发展模型,培训采取逐级进阶提升、持续督导夯实的方式,让培训的结果能够整合进学员的生活深处,融合进组织的日常工作,利益到学员的服务对象。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5年以上

已实施周期:3-4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直接受益人 近800人 间接受益人 近3200人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直接受益人 近200人 间接受益人 近800人

项目受益对象

直接受益:受训学员,即一线乡村教育工作者。间接受益:受训学员的学生。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55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33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全国范围

项目合作单位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

项目需求

2021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志愿团队大量实地调研走访了解到:单双留守儿童在乡村学校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这些学生大多数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他们不仅需要关怀,更需要专业的心理老师的辅导和支持。

而乡村教师们也同样面临着编制不足、流动性大、工作强度高、职业倦怠感强等重重困境。自顾不暇的乡村教师们,何来力量与智慧去帮助孩子们?

“点亮者计划”将目标锁定在乡村教师群体,致力于提升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和心理辅导能力,协助老师轻松、高效的完成工作。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朋辈团体的建立,提升教师的希望感、归属感和领导力,让老师以更好地状态工作,更好的关心和辅导孩子们

项目目标

“点亮者计划”旨在通过集师资培养、案例积累、工作督导于一体的全阶段工作方案,改善师生关系、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构建乡村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具备心理健康教学技能、高水平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从2019年起,已进行4轮全国范围的教师培训,覆盖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八百名乡村教师。我们计划在完成第一个五年培训计划时,能完成培训一千位乡村教师,温暖四万名乡村学生!这个目标,只差一步之遥。

教学内容是基于现实治疗理论专门为乡村教师群体设计的,提升学员心理辅导和助人胜任力的科学的培训方案,培训设置初阶、进阶、高阶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课程执行周期为一年,从基础理论内容、团体辅导原理到危机干预体系建设等内容,层层递进的增加深度,提高难度,有针对性的协助老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成长、互相协助、共同进行课题研讨实践。

2023年即将开展的培训,会从全国重新吸纳近200名一线教职人员,进阶班将从2022级的初阶班中选拔20位学员,高阶班将从2022级进阶学员会选拔约10位成为第一批学员。

进阶模式意在培养“点亮者计划”种子学员,通过他们将知识和能量传递到全国各地,让“点亮者计划”在全国的乡村生根发芽。

项目成效

数据:经过2021全年的效果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参训学员与其未参与培训的教师相比,在助人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自悯等水平上存在显著提升,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降低。学员不仅具备了更强的助人能力,自己的生活效能和自我照顾能力也得到了改变,2022年度培训“自助助人”的效果正在显现。

教师的助人者胜任力水平从培训前的190.16增长到199.77分,教师劳动情绪得分从培训前的46.03增长到46.34分。

案例:学校有一位情绪管理失控的学生,学习成绩垫底,人际关系匮乏,性情暴躁,甚至曾用锋利物品刺伤和威胁室友,学生面临学校的劝退。“点亮者”学员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辅导该生。学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该生谈话,联合其室友,共同建立助人联盟,用低姿态,高关怀的态度靠近该生的心,协助他重建人际关系,乃至于重建整个生活模式。后来,这名学生不仅没有退学,还在2021年高考中金榜题名,被某医科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医者。

预计:2023年将有部分学员是第三年参加培训,测评指标将在更多维度上也有更加明显的改善。同时高阶班也将开班,届时将在不同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设立项目,从更专业的角度对于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

项目管理

本次培训的执行机构由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专家团队执行,本组织严格遵守财务、项目、人事等16项管理制度,并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4A级社会组织。历届培训均由企业进行全额捐赠,组织形式从短期集训逐渐优化为长期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讲授和实践应用讨论、指导并行的教学体系。

教学团队由主讲人和助教两部分组成。主讲人为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教师。担任教师培训三年的德育教学主讲人,多次深入乡村教师一线教学情境了解师生工作困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员学到也能用到。助教团队成员均为资深心理工作者,在岗前经过培训且通过考核方能上岗。

本项目的运行团队除常规的主讲教师、助教、教务主任等角色外,还会邀请出资方参与到日常的课程与管理等环节中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出资方深入了解项目进程、了解乡村教师和学生群体,在项目宣传中,出资方的参与也是更吸引眼球的内容,有效增加项目本身曝光度,同时为出资方企业/品牌营造更好的企业形象、用户口碑、社会影响力。

为防止疫情反复对课程整体影响,今年培训主干教学内容全部采取线上教学形式,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在优秀学员所在地进行线下集训,既能节省行政费用,同时又能对培训效果起到更好地固化作用

项目实施计划

培训部分:

2023年1月-4月 讲解现实治疗基础理论、心理辅导目标与原则、心理辅导基本伦理、毕生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

阶段性产出:学员每月提交学习心得;

2023年5月-8月 讲解正念治疗、微小行动关键改变等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协助老师将培训的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工作的场景中。

阶段性产出:学员坚持在群里、朋友圈,进行正念练习(7天打卡)、微小行动关键改变(14天打卡)的记录;

2023年9月-12月 心理辅导对话基本原则与技巧理论知识及记录撰写理论知识的讲解,协助老师提升实践工作的胜任力。

阶段性产出:学员们将在这个阶段,尝试带动学生、身边的朋友、学校同事等,进行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工作,并独立完成3份辅导记录单。

风险:

1.目前可能涉及到的风险是,疫情影响导致停学,教师可能无法直接接触学生。

2.教师因为工作调动或工作繁忙,不能全程参与培训

应对措施:

1.基于目前项目遇到的部分地区教师受疫情影响的经验,我们设置了将个体辅导、团体辅导搬到线上的方式,效果还是不错的。

2.加强学员维护跟进,利用学员间的社群效果,使学员的成就感更强,粘性更高。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运营团队:

项目负责人(一名):刘芳宁

负责整体统筹各方资源对接及项目整体进度把控。

核心成员(两名):

分别负责项目多平台宣传及项目执行推进;教学后勤及学员管理工作

教学团队:

讲师(一名):王文达

负责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讲授

助教团队(八名)

负责教学内容的课后辅导及团体实践课的带领

项目年度预算

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