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人员赋能计划

  • 机构名称: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
  • 项目类型:京津冀协同发展

为救援人员赋能培训后,救援队参与贵州榕江救灾简例:

贵州榕江水灾中,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联动多方力量展开救援:协调 54 支队伍 552 名队员,携 109 台车、52 艘救援艇及排洪、消杀设备,转移群众 2252 人,转运物资 877 船,装卸 156 车,完成清淤消杀。​

灾后次日联合多方捐赠 2000 箱脉动饮料;排洪组千里驰援,抽排 59 万立方米积水;组建的莲心厨房制作 5 万份盒饭,保障近五分之一人口及救援人员饮食,获当地团委致谢。​

此外,组织消杀队伍完成 200 万平方米消杀。项目以高效协作填补灾区应急缺口,强化民间救援力量的实战价值,凝聚社会爱心,成为救灾重要支撑。

以河南蓝天救援队为主力的消杀队伍奔赴榕江,共完成约200万平方米的消杀面积,为榕江县的灾后防疫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

已实施周期: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受益对象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本年度计划筹款736350 元,根据筹款金额执行培训计划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2023 - 2025 年,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开展多项救援培训:​ 2025 年:2 月 23 - 28 日,第 101 期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技术培训在山东基地举办,65 名队员参与,学习现场管理、搜索技巧等;2 月 24 - 26 日,高空绳索救援骨干培训班为西藏救灾队伍开设,考试通过获山东基地证书;3 月,奖励参与缅甸地震救援的 4 支队伍杭州素训基地 3 天培训(含 14 级台风等实景模拟)及老幼防丢手环各 100 个。​ 2024 年:3 月 31 日,联合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在山西举办建筑物坍塌救援培训,23 支积石山地震救援队伍参与;为广东、福建等地救灾突出队伍设激流水域救援培训名额;10 月 19 - 21 日,长沙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坊 40 人参与;10 月 13 - 16 日,第二期绳索救援培训面向水灾救援队伍,保障持证上岗。​ 2023 年:6 月 2 - 6 日,邀请中国登山协会开展绳索技术培训,24 支队伍骨干参与;8 月 28 日 - 9 月 2 日,河南宜阳 IRB 水域救援培训,40 名京津冀水灾救援骨干参训,提升水域救援能力。 本年度计划开展的地域:京津冀地区

项目合作单位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国仁应急救援技术(湖北)有限公司、南京浅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海默教育咨询文化有限公司、南京九九五八应急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山人绳索有限公司...

项目需求

以往三年总受益救援队队员约800人,本年度计划受益人数210人

项目目标

总目标:构建标准化救援培训体系,提升社会救援力量专业能力,强化应急协作与实战水平,筑牢灾害应对防线。

分目标:

1,组织架构清晰, 岗位职责明确。

2,建立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标准, 包括培训科目的设置规则、 教官 资格认证、 教学质量考评、 场地管理等。

3,完成培训场次、人数达标,及技能考核达标,获取行业或国家资格证书。

 4,组织或参与综合演习,预演救援协作,并提高队伍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服从战时动员, 积极提高战争灾害应对能力。

5,筹款:拓展筹款渠道,保障培训场次与质量稳定。

项目成效

项目管理

近年来,我国及周边国家自然灾害频发,青海、重庆、安徽等地的洪涝、地震及缅甸地震等灾害,暴露出应急响应中偏远地区物资调配滞后、医疗资源覆盖不足等问题。现有体系中,民间力量的常态化参与存在缺口,亟需专业公益组织填补跨区域、全链条救灾的空白,因此该救灾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项目前期调研覆盖国内青海玉树、重庆涪陵、安徽阜阳及缅甸受震地区,于 2022-2024 年多次灾情后开展。调研对象包括受灾群众、基层干部、一线救援队及医疗机构。结果显示:灾区普遍存在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供需匹配错位;偏远地区救援力量抵达延迟;灾后 72 小时黄金期内,医疗点覆盖率不高;民间救援力量缺乏系统协调机制。这些痛点印证了常态化、跨区域防灾备灾救灾投入的迫切性。

项目实施计划

执行人员为莲心救援协作平台多支救援队。我们将根据筹款情况,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按照流程实施项目。

项目阶段实施安排​

2025年8月,工作部署、宣传动员;

2025年8月-2025年10月,召开会议部署该项工作,并开展项目筹款工作;

2025年11月-2026年7月,按照申请拨付项目资金,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标准和流程建立应急训练基地、采购备灾物资及教学装备,并开展应急训练和演习。

2026年7-8月,总结项目经验,起草结项报告。

​项目管理办法​

.分工机制:设立统筹组(协调各救援队)、执行组(负责具体培训与演练)、监督组(核查资金使用与任务完成度),明确各组权责。​

.沟通机制:重大灾害响应时启动实时联动机制,确保信息同步。​

.风险评估及应对​

.资金风险:若筹款未达预期,优先保障核心区域培训与关键物资储备,暂停非必要基地建设。​

.执行风险:遇极端天气影响培训时,可协调时间培训;某区域救援队人力不足时,协调邻近队伍支援。​

.效果风险:定期抽查培训成果,对考核不达标批次开展补训,确保技能传递质量。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一、团队构成​

专职团队:由莲心救援协作平台核心成员组成,涵盖项目管理、培训协调、信息对接岗位,均具备 5 年以上应急救援项目执行经验,负责日常运营与跨团队统筹。​

兼职团队:由长期合作专业机构派驻人员构成,承担专业课程设计、装备实操指导、应急平台技术支持及教学质量评估、演练方案策划等工作。​

志愿者队伍:来自莲心救援协作平台合作的社会救援组织,负责培训辅助、物资转运、现场协调。​

专家队伍:包括应急管理学者、心理应急专家、实战救援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法律顾问,提供技术指导、风险研判及政策咨询。​

二、职能与分工​

采用 “统筹 - 执行 - 支撑” 三级架构:​

统筹层:以专职团队项目管理组为核心,联动专家队伍制定整体计划,对接资源,把控进度与质量。​

执行层:专职培训协调组联合兼职人员开展分层培训与演练,志愿者协助现场组织;物资统筹组联动兼职技术人员保障装备供应与维护。​

支撑层:信息对接组联合技术人员搭建数据共享平台;财务审计组与法律顾问协作确保资金合规;教学质量组联合评估人员优化课程。​

各团队形成 “专职抓总、兼职专精、志愿补位、专家护航” 的协作模式,高效推进项目落地。​

项目年度预算

一、救援培训

1.建筑物坍塌救援技能培训(北京基地):按每人 2750 元的基地标准缴费,计划培训 60 人,费用总计 165000 元 。

2.激流水域救援技能培训:以 “期” 为单位,每期 75600 元,开展 1 期。该培训学员 36 人,按 6:1 比例配备教官 6 人,培训 5 天;42 人(学员 + 教官 )每天产生食宿、训练、教官费用、汽油、水、药品、船只维护维修等成本,预计总费用 7.56 万元 。

3.现场指挥官培训:每期 45750 元,开展 1 期。培训学员 50 人,时长 3 天,配备教官 5 人;55 人(学员 + 教官 )3 天食宿费每天 150 元,共 24750 元;教官每位 3000 元,共 15000 元;3 天会议场地费用 6000 元,各项费用合计 45750 元 。

4.高空绳索救援技能培训:每期 45000 元,按基地标准缴费,举办 2 期,总计 90000 元。每期培训学员 30 人,4 天培训期,每人费用 1500 元,单期 45000 元 。

二、救援备灾装备

采购水域救援橡皮艇,每组 24000 元,购置 15 组,费用合计 360000 元 。其中,橡皮艇本身 5000 元,雅马哈等外机 19000 元 。

以上所有项目费用总计 736350 元 。

其他金额筹款计划:计划通过基金会月捐项目进行筹款